上个星期在《中国A股2007年第三季度(未完)板块变动追踪》里写到等第3季度完了会继续更新,今天把数据整理了一下:
名次 | 股票名称代码及当前股价 | 7/31/2007 | 8/30/2007 | 9/28/2007 | 9/28/2007 |
收盘价格相对 | 收盘价格相对 | 收盘价格相对 | 收盘价格相对 | ||
6/29/2007 | 7/31/2007 | 8/30/2007 | 6/29/2007 | ||
收盘价格 | 收盘价格 | 收盘价格 | 收盘价格 | ||
升跌 | 升跌 | 升跌 | 升跌 | ||
1 | 煤炭石油 | 37.83% | 13.31% | 36.01% | 112.42% |
2 | 有色金属 | 28.17% | 30.04% | 17.88% | 96.48% |
3 | 稀缺资源 | 27.69% | 21.62% | 22.73% | 90.59% |
4 | 外贸 | 30.96% | 18.47% | 13.84% | 76.62% |
5 | 运输物流 | 19.85% | 14.62% | 24.20% | 70.61% |
6 | 钢铁 | 22.63% | 21.86% | 11.76% | 67.02% |
7 | 造纸印刷 | 14.73% | 25.54% | 9.57% | 57.81% |
8 | 银行类 | 20.88% | 22.87% | 2.11% | 51.66% |
9 | 供水供气 | 22.74% | 15.53% | 5.13% | 49.09% |
10 | 航天军工 | 14.93% | 14.16% | 12.76% | 47.95% |
11 | 机械 | 14.84% | 14.92% | 10.90% | 46.35% |
12 | 汽车 | 20.02% | 13.75% | 7.12% | 46.23% |
13 | 新能源 | 23.83% | 8.18% | 8.54% | 45.39% |
14 | 房地产 | 33.46% | 14.27% | -4.69% | 45.35% |
15 | 旅游酒店 | 23.95% | 15.69% | 0.14% | 43.59% |
平均 | 17.68% | 12.39% | 7.25% | 42.43% | |
16 | 电力 | 20.78% | 7.40% | 8.49% | 40.72% |
17 | 电子信息 | 20.78% | 9.69% | 6.00% | 40.43% |
18 | 工程建筑 | 22.05% | 8.20% | 5.98% | 39.95% |
19 | 农林牧渔 | 21.82% | 10.43% | 3.27% | 38.92% |
20 | 3G | 17.09% | 7.28% | 9.07% | 37.00% |
21 | 建材 | 14.55% | 14.43% | 4.41% | 36.86% |
22 | 其他行业 | 20.17% | 8.39% | 4.11% | 35.61% |
23 | 网络游戏 | 14.28% | 6.65% | 11.25% | 35.60% |
24 | 化工 | 10.23% | 9.41% | 11.80% | 34.84% |
25 | 仪电仪表 | 20.85% | 6.37% | 4.30% | 34.07% |
26 | 通信 | 13.95% | 7.62% | 7.30% | 31.59% |
27 | 医药 | 15.52% | 9.78% | 1.84% | 29.15% |
28 | 酿酒食品 | 9.05% | 7.22% | 10.22% | 28.87% |
29 | 新材料 | 9.49% | 7.63% | 9.01% | 28.46% |
30 | 节能环保 | 18.25% | 8.52% | -0.85% | 27.24% |
31 | 电器 | 15.84% | 6.58% | 2.91% | 27.06% |
32 | 商业连锁 | 13.82% | 10.16% | 0.93% | 26.56% |
33 | 数字电视 | 4.52% | 14.31% | 5.35% | 25.87% |
34 | 计算机 | 15.32% | 9.02% | -1.18% | 24.24% |
35 | 农业龙头 | 16.20% | 5.81% | -1.27% | 21.39% |
36 | 纺织服装 | 22.78% | 0.59% | -2.79% | 20.05% |
37 | 交通设施 | 0.78% | 9.63% | -4.31% | 5.73% |
38 | 教育传媒 | -22.78% | 20.81% | 1.82% | -5.02% |
通过上面的数据,你看到什么呢?
俺第一感觉是这些:
- 第三季度板块平均升幅42.43%,仍然不错,但7、8、9月平均升幅分别是17.68%、12.39%和7.25% ,显示升幅开始趋缓,也就是说中国股市的钱越来越难挣了
;
- 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稀缺资源在2007年第三季度是三甲,而且7、8、9三个月基本平稳跑盈大盘并在前5名内,鉴于这三个分类均属于能源、原材料等资源范畴,吻合国家的“十一五规划”、“三农政策”、“中国西部大开发”、“千亿元开发西藏”以及《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等经济驱动政策,所以可以确认中国股市“机构主导”的特点已经稳固
;
- 3个月里面的9月份有一个新特点,升幅为负数的板块达到前所未有的6个,占38个总板块的15%,显示中国股市不再是“傻子都能挣钱”的地方,选错板块的话,亏钱的机率变高;
- 同样是9月份的另一个新特点,冠军板块“煤炭石油”升幅36.01%,是整体平均升幅7.25%的5倍,而7、8月的冠军与平均值比只有2和2.4倍,意味着从9月起,大资金愈来愈趋向集中流入关键板块,大锅饭被打破;
- 9月份有一个板块显示醒目的资金撤离信号:房地产,它能保持第三季度总成绩在平均线上,是靠7、8月打下的江山,9月份实际上是倒数第一,与跑赢大盘的一贯表现不同,揭示机构同学们急于逃离该板块的内心世界,结合这两天新闻《央行:第2套住房贷款首付不得低于40%》,看来俺年初对房地产警惕的观点(详见《买基金实际上是在买什么?》开始变为现实;
- 第三季度倒数第一的板块是教育传媒,它非常有趣的地方在于7月份是-22.78%,假如参照平均值17.68%,亏得更多,但8月份却奇迹地反弹至20.81%,相比平均值12.39%优胜很多,然而这确实是滥竽充数之最佳案例,9月份再次回归1.82%,仍然跑输平均值7.25%,看来全国股民及机构同学万众一心用钱投票,大家想表达这样一种观点:中国教育确实不咋地
。
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分析和数据!
搞搞姐真是辛苦辛苦又辛苦了,无条件崇拜和支持中!
上周我重仓买入了 中华国际
根据爱上表的行业排名,第三季应该排在第5名--运输物流,
而且9月份,更是跑道排名第二 24.20%,仅次于第一牛行业 煤炭石油 36.01%
呵呵,希望托搞搞姐姐的福,第四季度能有个好收成
极小资金炒股半年,介入过许多板块。收益最多的是在房地产和有色,天创置业和中国铝业无意中涨了百分之五十,其次是酿酒,泸州老窖收了百分之三十。钢铁、科技、物流,都赔了钱,特别是钢铁。板块轮动的节奏没抓住,总收益百分之二十几。
搞搞的统计上,酿酒类排名虽然靠后,其实应该还有很大拉升的潜力,国人实在是太能喝了。旅游类借奥运东风也同样有理由上涨。作为小散,其实最怕大盘不稳。
昨天看陈毅聪的数据统计说,煤炭、钢铁、有色资源的价格,其实这一年来都并没怎么涨(钢铁算是涨了的,但不是太多),那么,当前疯狂拉升的这三类股(有色拉升趋势已缓),是不是泡沫明显呢?还是因为政府要强强联合组建行业旗舰,企业前景看好所以能继续拉升呢?
板块大于个股,大盘大于板块,因为最少一年的牛市,所以选板块就成了最主要的事。又因为中国人民币升值幅度控制导致无法短期到位,所以人民币升值板块还将主导行情,资源类和地产类还会是主角。
整体上市会有最猛烈的一波,大家耐心等待他们共振的到来。现在还是有些散乱。
传媒要等机会,这个领域会出黑马。
房地产短期内利空出尽,要涨。庄家杀个回马枪也未可知。
这里面得益的有:电厂、煤矿(发电主燃料)、水泥、钢铁、电信等及以上各行业的设备制造商。
简而言之,”三农政策“与农无关:)。
就像是昨天看到的一道题:
一枚硬币连续投掷10次都是正面,那么第11次,你会怎么押呢?
估计不少人要亏钱了
另外外贸指的是什么类型的公司,能否举一两个例子?
不过外贸版块到底包含些什么股票呢?我的客户端找半天找不到这个版块……不知搞搞是按照哪里的版块分类?
几个百来号人,热闹喧天的QQ群终于沉寂
不管以后会怎样,大家都要给自己放大假了,
搞搞,你在那边还好吧
我现在正打算入市,不过基本没什么经验,属于博傻吧...请问外汇,股票,期货市场哪个市场更适合我这种菜鸟?现在适不适入市?如何学习成长?谢谢姐姐.
从股票开始吧,外汇和期货不是普通人玩的。
你说排序工具是什么?A+H股比价?那个换了个路径:http://www.aigaogao.com/tools/compare_a_h.html
小弟刚接触A股几个月,有点幼稚的问题想问下姐姐
一,姐姐板块统计太赞了,不过为什么第一季和第二季有四十个板块,而到了第三季就剩下38了呢
二,姐姐做板块统计的工作是怎样的完成的呢?每个板块的成分股是姐姐自己选取的吗?还是姐姐用机构的数据得到的结果?
我想讨论的有2个问题,第一,伊利的管理层真的会不会,或者说他们有没有这个能力操纵打压股价,从业绩报表上做手脚(比如增加广告费用降低利润等等),再联合市场机构压低股价;第二,假如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我们如果想获得最大利润的话,何时进入才能得到最大的回报.举个例子,如果真是因为股价上涨管理层就会多交税的话,那么股价在12.28日前就不会上涨甚至下跌,我们在12.28号买入明年12.28号以后卖出这样会赚的最多,但我怀疑有那么简单吗,还是有其他的猫腻呢?希望大家留意关注一下这个问题
我放假的爱好就是蹲在电脑前研究别人怎么挣钱:)
研究谁呀?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