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加州发生5.4级地震,震中很近,感受到了这辈子最大的震感。
俺正在厨房煮东西,同时开着两个煤气炉,突然听到巨响,俺第一反应是外头是不是有货柜车撞了什么,接着四周继续大抖动,感觉整个房子尤其房顶上下垂直地颠动,这时才忽然想到:“会不会是地震?”。
虽然心中仍不大相信,但心想就当它是地震吧,然后考虑的是:“从哪个门跑出去好呢?”
后门就在厨房,只有三步之遥,可心里很不情愿,因为以前考虑过地震从哪里出去这问题,觉得前门好些,因为出去是街道,而后门出去是院子,虽然四周也很空旷,但总有“被困住”的阴影。
但时间紧迫,脑袋一闪念之间俺还是决定选后门,口里下意识地喊了句:“地震!”,同时快速拧开后门走了出去。
在院子中回身,还没站稳,一个人冲了出来,是小乖乖,这才意识到俺当时完完全全把他给忘了。
地面继续左右摇晃,俺看着两炉火干着急,又不敢进去熄火,好在只摇了几秒钟,然后就貌似停了,等了1分钟没啥动静,俺还是跑进去把火灭了。
事发突然,好在小乖乖及时和我汇合,后来回想,假设他在屋内,俺自个儿跑出去后,想起他,俺该怎么办?
是重新跑进屋子喊他还是站在屋外喊呢?
俺知道他当时没睡觉,只是在收拾房间,所以俺想俺会选择在院子里大喊,而不是走进去。
可如果万一知道他在睡觉,那么,我该怎么办呢?
......这个......这个......那个......不知道,希望一辈子都不用作这样的抉择,如果碰上了,到时候再说吧。
有主儿啦?!
这位大哥刚来的吧,哈哈
期待你的好文章。不管是什么方面的
每天必来。
加州是地震高发带,对建筑的要求比别的地方要严格许多。只要搞姐买的房子是正规设计建造的,估计来个8级地震都未必会倒。搞姐离门口进,冲出去倒算了,在二楼的人应该是躲到就近有遮盖的地方,避免被重物压伤才对。
日本美国这种建筑安全性较好的地方,地震中死于落物的人要比被房子压死的人多许多。
不要想太多,正常人的反应
这下你和我们的感觉就更贴近了
大概去年给你介绍过铅笔经济社端宏斌的博客,现在他也开始转载你了,呵呵
————某在灾区当义工才返回的同学留
看很多财经台请的嘉宾做节目,我都替他们难受,行情总是说错,这也不能怪他们,谁让中国政府那么阴那么狠呢.
后来有同学喊是不是地震了.才反应过来,但终究没好意思往外跑.
幸好只是温柔的摇了两下.但愚钝的我明明只感觉到一下.
另外:为了广大散户的资金未来的安全起见,建议搞搞同学最近住帐篷.要对人民负责任啊!
现在A股走势心理搏役剩过技术分系,美股大涨今高开却低走,给昨踏空人机会--卖出,在"维稳"要求,港股都大涨下,下午却杀跌--买进.我这点小钱,船小好掉头,市场主力们可别演砸了,几十亿进去,没几百点涨幅,赔钱出来有病啊?今我还是满仓,现在美股又涨了,明天我还等你们套我.....
加州的房子至少都是抗7级的,很多新房子都是抗8级的, 有什么好跑的。 好好找饿地方躲一下高处掉下来的东西才是!
危难时刻,人都有自己的本能反应。呃。小乖乖会理解的:)
小乖乖是你儿子还是你家狗呀?
---------------------------------
你牛!请看这段:“俺知道他当时没睡觉,只是在收拾房间...”
搞搞姐的孩子,差不多上高中或者大学了吧?
木名 - 7/31/2008 10:05:00 AM
大狗 - 7/31/2008 12:24:00 AM
小乖乖是你儿子还是你家狗呀?
---------------------------------
你牛!请看这段:“俺知道他当时没睡觉,只是在收拾房间...”
2位是看这一段:
在院子中回身,还没站稳,一个 人 冲了出来,是小乖乖,这才意识到俺当时完完全全把他给忘了!!
^_^!
缺少部分,是对你的小乖乖(还有你家老公)要进行灾害自保培训。全家人用同样的策略应对灾害。
很常见的,很有爱心、却是错误的做法,是互相找、互相救护,结果都被埋住。
另外如果你跑出来而小乖乖埋住,优选做法第一是呼喊确认位置、伤病情况,然后求助专业人员。
还有,地震第一避灾要诀是关火、第二是躲避、第三才是逃避。
我知道的好多人去年5000点上受呼悠买基金,现在套的好无助,我今年自己炒股现在是小赚,但比买基金就是大赚了,告诉朋友股市大涨时,赎回基金,别让经理们拿我们钱建老鼠仓......砸盘玩.....我在等待基金公司破产的好消息!!!!!!!!
好人总有好运,搞姐总会一一化解!
美股大涨A股跌,今天美股又跌了,A股呢?我可满仓,哈哈,(昨天换的股,011,820,729)
又一个炮灰,同情!z f的话要反过来听,明白?
连搞搞都想了几秒,小乖乖这么迟钝,几秒够埋几个来回了
我地震的时候就大门全开,随时准备跑出去
有次睡着感觉床在拱我,我赤脚跑出去了
这个是本能哈。
地震时,我老爸和他哥手挽手地走到花园,我妈还在房间里睡觉。
事后,我妈意见可大了。
:)
祈愿平安。
有sea说我要当炮灰,6000点都没炸死我,会在3000点下倒下吗?我现在满仓,不是提示什麽,必竟每人拿的股不一样,选好股比盼断好大盘更重要.18号下午有今天同样的走势......在这只有少数人胜出的市场里,不多说了,在奥运开幕前我不再来此留言.离北京很近,是到享受这百年盛市的时候了.....
钱要保值增值那么复利是个指数关系
而经济增长看起来也是指数关系,实际上生产增长只能是线性增长(比如说你多加一个生产线就多这么多,不可能按照指数级别年年增加,年年为投资的钱增值保值这么个百分比),也就是说
指数增长的经济却不是来自于线性增长的实际,所以钱的贬值带有人为成分和必然成分。因为有一堆多出来的钱需要保值,如果钱不贬值,就无法把这个名义上的保值分配下去
钱增长的速度一直要大于财富的实际增长(除非不按照复利,取消投资收益,这显然不可能,既定规则早就有几百上千年了,)
那么钱最终会达到一个无论怎么增长都会缩水的境地
或者只有一小部分钱能获得保值
其余的历年累计的冗钱没有什么能支持他的保值
总有一天钱的本金值(如果以前的钱没有参与这个轻微的保值通涨过程里)甚至要跌到低于增值本身带来的
可以指经济增长投资回报
就是实际生产财富,小于钱数字增加(或者应该增加)速度(理想情况下,所有的钱都能得到保值,(难道这个不是应该的?)(除非钱不拿来投资,不拿来保值))个人认为保值的过程无非是一个均贫富(其实就是抢劫到你一无所有))的过程(很慢,可能需要几百年才可以看到结果)
这是一个雅致的把戏
这是制度破产问题
个体偶然的规避风险不代表整体无法避免的必然崩溃
推测的结果就是:只要世界主要经济体(承认的和不承认的)无法实现这个转嫁和接棒,将游戏规模或者时效扩大下去,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还有随着玩游戏的越多,保值的更多,需要加入的要更多更快
中国比较大幸运的配合的玩了这个,融入了进来,参与了承受,但是这也是尾宴。因为没有更大的个体和市场来接这个,所以最终玩不下去,多出的钱最终会使这个体系垮掉,价值不在
或者说,要有比保值承接压力更大的一部分价值不断蒸发掉才可以使游戏不断玩下去。
两者必须相适应,ok,股市大跌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很原始
我大热天抬过150斤的女人,走了7,8里
那感觉是什么滋味?
就像把你泡在热水里用绳子连住两只脚走路,抬的人因为步伐不一致,道路不平
150的一人一半那种运动起来来回震荡,前后冲突的冲力起码有120-130斤
地震里抗人真的很辛苦
尤其是一些超级胖子
风险要摊薄
等于是从无到有
大家都不会荒
这样大小非的减持肯定要非常透明,因为要承担和大家一样的风险,
人为制造政策收益,不承担风险,造成恶意减持,股市必定崩盘,因为风险不对等,收益不对等
不平等的游戏,没人玩
2.重新审视(introspection)
3.抄底(禁言期)
4.研究地震及其附属
5.假装不在
6.黎明前的黑暗?
7.小乖乖胡搅蛮缠
8.等待奥运
9.看奥运
10.等待政策
两个都关2秒要不要?
2秒可以跑出去了
如果考虑自然熄再加1秒
埋了2次
结果埋在开水旁,开水流出,严重烫伤
希望尽快有新博文啊~
已经持续关注一周ING
祝你平安无事......
是谁承诺复利会有?银行?所以我说银行运作是违法的。用有风险的收益来保证无风险的存款利息,有风险的收益(你想想坏账率),无风险的利息(谁少过定期或者活期利息?),其实这种保证就是无保证,私有银行以有限责任为保证,就像搞搞说的美国银行,反正赔10万,10以上不管了,这就是存款的巨额损失。公有银行呢?公有银行的倒闭相当于政权的倒闭。为了政权不倒闭,是增加货币发行量来保证财富数字的“保值”。
从来没有人说存款一定是生息的,仅仅因为最早的银行是靠利息来吸引存款而已,银行不是起于国家,而是起于金融和交易,仅此而已,最后,演变成了铁则?这是谁规定的?
金库建立后,银行必须私有化,因为风险化,所以必须私有化,而且还可以自定利息,50%都行,不能叫非法集资,谁叫你自愿?和基金,证券,风险投资等等同为投资工具,你爱咋的咋的,但永远破坏不了金融基础。也许以后某天,你听说某某银行倒闭了,只会淡然,哦,倒了?呵呵,谁叫它承诺必须利息,自找的。
世界天长地久的,是前因后果、咎由自取,绝不会是一定盈利,永远增值。政权把自己绑在上面,是想给经济陪葬。
但是国家可以在cpi上作假(因为通胀,所以就有个利息的窗口了)
钱不能贬值这是国家给予的货币的公信力
但是国家也有心思,他才没那么傻,他修改cpi口径
所以名义上可以获得利息,实际上印钱是掌握在央行手上
它可以故意减小cpi从而可以多印钱
他多印钱,少付利息,之间的差价自然就是获利
所以中国关于复利,中国银行是单利,哈哈
所以只要人为制造这个通胀,所以银行总有利息,只要修改cpi口径,所以利息总是可以少付
因为你银行的利息没有大于cpi,所以风险从何而来?
为了弥补银行,还故意留了cpi空档故意不用利息表现出来,所以银行和央行(代表国家,因为政策不是独立的)是收益者,存钱的间接暗补了国家和银行
财政盈余1万亿,只能说国家靠投资拉动有1万亿没花出去,制度出现了危机
结果当成了政绩。看看那语气
那么这个作假肯定玩不下去了
房地产衰退百业衰退
百业衰退,税收衰退,政权不稳
这是利益博弈,制度死穴
所以中国修改cpi和统计口径,增大衰退察觉阀值,企图靠作假来可持续发展
作假形成堰塞湖,最后崩溃
崩溃嘛,没人怕的,不过是均贫富,蒸发财富的过程
赤脚的不怕穿鞋的,谁怕啊
什么时候嘛
谢国忠说20年以内中国要初尝1929
================
不知道你所说的这个金库会产生成本么?这部分成本由谁出,必然不会是储户。没有谁会甘愿金钱贬值(即使更安全)!也没有哪届政府能从预算中支付此成本,因其有利于储户但损害全体国民利益。
所以此机构运营成本必然要通过贷款利息的方式来弥补。当贷款利息金额大于支付储户利息金额时,这必然导致吸纳储蓄行为上升的情况,同样导致为获得更多息差而采取的放贷冲动。而这也必将导致货币投放数量与商品总量的变化。贷款风险也将形成!
一旦坏账率提高形成亏损,必然导致此机构现金总量的减少。而这部分损失由于此机构由政府持有,同样应由政府补偿。一旦政府丧失信誉,将会导致挤兑发生,此机构必然导致快速崩溃,政府也将受到所有受到损失储户的攻击,造成执政危机。
如果政府采取向市场投放大量货币的方式来弥补亏损,势必造成货币型通货膨胀货币大幅贬值,储户提现购买商品以期保值,而机构也将倒闭。政府陷入执政危机。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通过私人有限风险金融机构来操作,而政府应作为监管者而不是完全竞争者。一则避险,二则避嫌。
=============
更正上则回复:应是“私人有限信用责任金融机构”
记住这一点,只要社会还存在商品交换,货币流通。必然会需要投资和信贷。即使进入大萧条期,也必然会有利润可观的商品存在,而同样需要贷款来扩大生产和企业收益。还有一点,货币是可以流动的,这也就是说你可以投放到利润更为客观的市场,不仅限于一个国家。比如,有证据表明国内的大量VC和PE就是从US的大型投资银行获得支持,而这些投资银行同样是得到了Feb的背后支持。由于相对US市场,中国更具有高回报率,所以货币开始流动了,当然是从01年左右开始。当回流产生时必然形成大于相同精力与时间在美国市场的回报率。
而你说道的储户贪心的问题,只能说这是银行和储户之间的阳谋,双方风险共担。需求形成的共赢!至于政府对银行的青睐,可以问问你家“财政大臣”,她会给你满意答复。
金库肯定需要运作成本,向账户收费。成本很高,例如金库总存款20万亿,拿出千分之一就是200亿元投资POS终端,和电子货币来往。金库发行货币卡,不发行信用卡。不够?第二年再收千分之一的年费。当然了,凡是想要利息的,都不会去存。税收国库必须放里面。好处是,金库将非常省钱,不过却很安全,电子化将非常发达。你使用钱,消费是POS,小额现金消费即可以ATM取钱,商业交易可以直接就是电子来去。这样,成本也不会过大。但是,安全。我根本可以不闻世事几十年。如果货币量等同财富总余量,货币膨胀怎么膨胀,凭借什么膨胀?请问有坏账率和各种聪明的措施吗?金库唯一的措施是扩大使用方便性降低成本来吸引存款,吸引存款为了什么?为了收年费啊!
通过私人有限责任来操作,不太可能,因为重复建设浪费成本,互相竞争无非就是比谁的成本低,最后会暗流放贷,这就又是银行了。银行也就是这么诞生了。所以,只能国家,而且只能一家。
千万不能这么做政策,例如,说主席不能超过两届,这个政策的理论是什么?是怕长期专权,能上不能下,对吧,所以寄托希望在,最长也就两届,不想换都要换。这就对?这其实是人性的懦弱。只是台上的人换了,实质根本没变。康熙亲政几十年有问题吗?换成其他人一定行?这个政策就是承认自己不行,害怕黑暗长久的一个自我保护,到头来反而浪费巨量资源,因为,如果黑暗,那么到期必须更换的黑暗浪费的社会资源远比一个黑头子几十年得多。这个政策也反证了,人大是无作用。既然是人民选的,你怎么害怕第三届四届?这就等于说,你直接承认了人大无用。
金库也一样,谁说不可以,国家先把国库放里面就能成功,所有支付、工资、商业、罚款、税收都在金库的虚拟网络里完成,成本相当低。节省下来的行政费用,一年也是几千亿,相关节省几万亿每年。如果想获利,可以从金库的直接点击转向基金也好,保险也好,银行也好,全部电子化,这些机构都有金库的接口。
我相信这个成本非常低,就等于世界的黄金都在一个核武器保护的地下金库里,总量10亿吨,好了发行等额代金券,自己去交易吧,交易来交易去,黄金都纹丝不动,成本机器低,那么金库,货币流动都在电子银行里流动的话,大量节省成本。最好的电子金融,是你想捐一毛钱给非洲某个孩子,他法律规定当然有账户,一分钟操作,瞬时到账,埃塞俄比亚的银行收到人民币一毛,电子兑换当地货币一毛五,孩子的账户出现一毛五,可以支取,他用小额卡去买水果坐公交就行了。所以,应该是一国一金库。
很好,
如果货币是按照实物印刷的,那么当实物消费了,实物不存在了,但是钱还存在(无论是电子的还是媒介的),随着实物消耗越多,钱也越来越多,实物每年都消耗完了,但是钱却每年留下来了
你说实物是不是应该随着钱的数量增长,自动涨价
因为你的钱是无限的,而物质是有限的
人家会考虑你印钱的速度会加快,所以物质的涨价会大于你印刷的速度
石油,难道不是这样
钱不能随着物质的消耗自动注销,反而不断增多,而物质是不断减少的。
如果钱增多的速度比物质生产的速度还快
你说生产物质,还不如把物质囤积起来让它自然涨价更快
一方面要求玩游戏的人越多越好,因为筏值高,不容易察觉印刷速度快
一方面要求人越少越好,这样物质消耗就少,消费的东西少,钱的增长速度就慢(从这里可以推测,中国一旦启动消费,可能这个经济瞬时崩溃,因为印钱速度太快了啊,什么东西涨价速度都会远远超过工资速度)
如果不按照实物印刷,那么增长的速度可能大家更受不了
这是制度死穴
唯一的办法就是象传销一样,不断有后来的市场假如,不断有货币的自由流动兑换来满足
中国的货币如果不能自由兑换,跟本玩都玩不下去
还是制度死穴
blog2缺点
1。不能修改
2。不能引用
ii)至于你所说的金融电子化我只能说,这是一个方向。和成本有关,当更重要的还是在于“促进资本流动和商品交换”原因。而信用卡是一种小额信贷,若按常规个人小额贷款方式,交易成本很高。但通过电子支付的方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有的时候很像兑换“游戏币”的理论。
iii)有时间看看《财富论》,就可以理解国家、政府、国库、银行之间的关系了。里面有案例可以解释你的疑问和设想的不可操作性。
ps:我可没有说现行银行体制有死结,我也不相信世界上的什么事情有死结。死结是那些没有看到问题,无力解决问题,不希望解决问题的托词而已。和既得利益有关,但与银行存在性无关
切莫被一种东西蒙蔽了眼睛。
把戏而已
其实只要钱不和基础物资联系起来,全部对应服务,那是无所谓的
所以国家接管基础物资,垄断起来,其本质就是计划经济,不实行市场价格,消除那个实物消耗了,钱基数却不断增加,钱来分配,必定是涨价,扩散开,然后推动自身体系的瓦解
这是对国内的资源
对国际上的呢
无能为力,如果资源是从市场进口,最终崩溃瓦解
所以石油,基础原材料交易市场,我觉得是个傀儡
美国不公布美圆数量,美圆的动态价值只和短期上下文有关,和长期经济周期比起来,多印刷的美圆很多沉淀起来了,怎么沉淀?就是靠这个复利的纸面兑现,一旦真的兑现,气泡就戳破,这个长期的周期却没有地方释放
他的释放是靠价值蒸发完成
首先蒸发的个体很小
现在逐步到了国家级别
以后会到无人能承受
这个体系就是自身不稳定
地址:http://www.jysls.com/thread-266077-1-1.html
另外为何要给罗伯斯呢?我想如果罗伯斯拿不到冠军可能拿不到去美国签证.因他是古巴运动员.这一点我无法确认不熟悉美国法律.请求姐姐确认.如果这一点不复存在那么以上论点也是错误.
我认为刘翔是中国/古巴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