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软文
—————————————正文———————————
我是一个话剧演员的独生女,在那种人人都争着为革命献出一切的年代,一个小女孩的普通童年生活必然也被贡献了。
自三岁起,我便被送进“全托”幼儿园,“全托”,顾名思义就是“全部脱手”,每个星期一清晨七点前,坐上母亲或父亲自行车后座,一路哭闹,但最终结局都一样:隔着幼儿园那扇高耸入云的铁闸,无奈地目送我的“宝座”远去。
接下来的时光就是天天掰着小手数日子,期待周六的到来。
还记得以前全中国劳动人民都要每周上六天班,热火朝天建设共产主义吗?
年纪轻的同学大概会以为5天工作制是常态,可是在我成长的七十年代,6天工作是满打满的,因此,所谓周六回家,每次都是熬到太阳下山后,有时甚至别的小朋友早走光了,剩下一两个父母还没来接,班主任就只好领着回家等。
那时的班主任可真好,我总是倒数1、2名,那老师姓伍,她不但把我们带回家管吃,还管住,我记得有次晚上睡着了才被拍醒让跟妈妈回家。
妈妈也不是不想早来接我,但话剧这个行业特性使然,越是节假日别人休息时,演出的频率就越高,而且那时候,电影院偶尔才有一出新戏,电视机更几乎绝迹的年代,文娱活动少之又少,所以各种真人演出的节目品种都大受欢迎,话剧就好比真人演的即场电影,全城热卖,场场爆满自不在话下。
每推出新戏,观众看到的就是几个小时,但实际上一干人马排一场话剧往往需要几个月时间,所以我的童年生活即使不在幼儿园,可也没怎么待家里,因为父母都要上班,孩子太小不可能一个人留在家里,于是当年几乎所有文艺团体都有个不成文的默许行规:小孩都被允许跟着父母去工作现场,看着排练。
只要不吵闹影响工作(好像也没这种印象,我们大院的孩子都很乖),我们小孩子往往获准在最前面“排排坐”,盯着大人们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反复对戏。
看多了,尤其是从一开始段落排练就看的戏,小小的我不但能把妈妈的台词记熟,还能把她对手的台词也一并拿下,所以当正式公演时,往往能看出各人在现场演出时的错乱,如某某阿姨老忘词,有时候用错某个词组,有时候说漏,有时候甚至落下整整一大段。
出了错就很好玩,演对手戏的演员必须临场“补锅”提醒,比如乱编一些台词提对方应对,因为有的台词不重要,说漏一两个词无所谓,但大部分台词都是精心设计,缺之不可。例如交待剧情、承前启后式,这种台词错漏了是不能含糊过去的,最搞笑的是有次某演员要说一些关键的句子,好让后面另外一个演员能被带上场,但关键时刻该倒霉蛋碰上了话剧演员最害怕的“短暂性失忆”,也就是说演着演着,忽然脑袋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下一步要说什么,要怎么做,但这段台词不被说出来,后台等着的另外一个演员就不能上场,于是对手千方百计编话提词,可这家伙脑袋被速冻了,仍然反应不过来,对手和后台的那位急得如热锅上蚂蚁,足足兜了N分钟,出错的家伙终于想起那段台词,戏才能进行下去。
观众坐在台下对台上的各种笑话当然浑然不知,但假如你有一双雪亮的眼睛,在欣赏一出话剧的时候,其实也常常能看到不少可疑之处。
参演人数越多的戏,相对越容易蒙混过关,而越少的演员在台上,比如两个人、甚至一个人的片段,就越能考验其功力,演技高低不仅仅在平时排练,最重要的是现场,当观众席的灯光一熄灭,舞台上各种上千瓦的灯光把整个环境照得通透,连一根绣花针都无所遁形时,假如你一个人独自站在台上,台下黑压压一片,无数双眼睛盯着你身上的每一寸,这时你要心态如常,记得该说啥做啥,就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所以不少人能当电影电视剧明星,却不敢去演话剧的一个小配角,就是这原因。
一出成功的话剧背后,离不开本子、导演、演员、美工、服装、道具、灯光、音效等等部门通力合作,最终到了现场演出,各部门都要精确到位,因为话剧演出不能像拍电影、电视剧那样分开一个个镜头拍摄,错了可以“NG”重来,话剧,不可以,就像一列奔驰的火车,错了也没法停。
回想童年,我脑海里没有太多小孩子赖在父母怀中过家家的温馨场景印象,却多了不少话剧专业制作流程的记忆。
(待续......)
想表达什么,拭目以待!
假使工作在数量上并不过多的话,即使是单调的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比无所事事要好。工作确实可以分为各种不同层次,从仅仅是沉闷的放松到最深刻的快乐。很多人都得从事的许多种工作本身并没有多大乐趣,但即使是这种工作也包含着某种极大好处。首先,一个人无需决定什么,工作便可以让他消磨掉一天中的好多时间。有许多人,当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时,竟然想不出什么够快乐的事值得一做。
大家都很挂念你。
爱搞搞 - 11/26/2009 2:44:00 PM
哈哈 当然 当然......
想看看啊
头脑太简单,只想到自己前段时间一连串的打击,
然后很深刻很深刻地发现自己,
为了能更深入地解剖并提醒,
开始写回忆录。。。
从有记忆的童年开始,点点滴滴
用泪水勾勒
演出还在继续……
爱搞搞 - 11/26/2009 2:48:00 PM
恩 估计要演一个多月:)。
你俩说啥呢?
就不会再认为托是犯罪
当然,传统行业,还是犯罪
不然怎么叫yingdi呢
不过我认为演戏的人(包括演员)思想都不单纯
演戏经常要说言不由衷的话和感情,因此会逐渐熟悉作假
好人变坏
哈哈
http://shihb.blog.sohu.com/137940661.html
话剧演完也就是建仓完毕!理解对吗?
##########################
果然软,写帖子也是
股民们辛苦了!
为国企服务!
============
搞搞姐最近好象不怎么谈股市了
那个时候好兴奋啊,一个礼拜可以放二天了!
呵呵
我就摸过来了
没想到从下午看到现在,不留下点什么就太不像话了,呵呵……
首先,感叹一下“互联网IS金矿”,再这里受教不少,已经收藏了,以后长期关注
其次,相对文字和技巧而言,更让我信服的是你的为人,所谓文即人,你的坦诚、务实、善良等内在美从字里行间自然流露,怎个佩服了得
最后,保证身体,我还想多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