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她爹在这个钱系列开篇《为什么要研究钱学?》留言:“如果能理解马克思说的‘钱是一般等价物’,会帮助理解很多经济学的东西.”。
这提醒了我,原来俺虽然学历低,但还是学过“政治经济学”,现在脑海里面还留着印象模糊的什么“剩余价值”,说是资本家靠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发家致富云云。
俺当时听老师这么一说,就想“以后我想要挣大钱就要开厂,招很多很多工人为我干活,那我就会很有钱了”,可我没有本钱开厂呀
。
到了后来发现其实开厂也不用多少钱时候,我真打算开一个小厂,然后发现,原来开厂去挣钱的想法其实已经落后了
(祥见《要做实业或电子商务前都应该先读的一本书》),现在世界首富,比如盖茨和巴菲特,他们都不是开厂的。
世界变了?
俺不知道,但说到钱,以前从来没有人教我,它有一个很有趣的特质,原来钱是能生孩子的!
就像细菌般1变2,2变4,这种繁殖能力也叫“复式利率”,和我们中国银行体系一直奉行的“单利率”不同,其实“复利率”才是钱的本质。
“复利率”和“单利率”的区别
假设你有100块钱准备拿到银行存定期,为了高利息,存三年期,假设当前三年定期利率5%,2种不同结果如下:
单利率:
¥100 X (1+5% X 3年) = ¥115
复利率第一年:¥100 X (1+5% ) = ¥105
第二年:¥105 X (1+5% ) = ¥110.25
第三年:¥110.25 X (1+5% ) = ¥115.7625
按照单利率,三年后本息共115元,但复利率有115.7625元,有同学说,“啊,不就多了7毛6,斤斤计较啥?”
那咱们再来看看,假如不是3年,按25岁开始存钱,到65岁退休,这100块钱存40年计算,还是5%,结果这样:
40年后复利那边“利滚利”变成了704元,而单利那边只有300元,足足差了一倍不止!
我记得以前在中国存钱是按“单利率”的,不知道现在改了没有?而在香港和美国却是按照“复利率”计算。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中国用“单利率”,本来父生子、子生孙一代一代延续下去多正常呀,这单利率不就成了一人生了祖宗18代,这不是乱伦了吗?
下次你再去银行存定期存款时候,不妨问问他们:“你这给我的利率是单利率还是复利率呀?”
假如被银行保安架出门时,可别说是爱搞搞让你问的。
假如有按揭买房的同学,也要问问:“我的按揭是按单利率还是复利率呀?”
复式利率不仅是计算利息的方法,这里面包含了更深的含意,它能解答为什么巴菲特能成为当今全世界第二位最有钱的人;也能解释为什么很多同学鄙视的百度股价却能不断创新高;更能让你明白,什么样的创业想法才能拿到疯投......
你不妨用Excel自己拉一下各种复式利率之下数字的变化,花费10分钟玩一下它,你后半生的很多抉择可能和它有关。
这个话题还没有完,咱们明天再继续《复式利率启示录》。
存款的时候,是单利率,
贷款的时候,是复利率 :D
你这答案真的假的?不许捣乱,罚你去银行问清楚,哈哈
哪个大仙写的程序?
确认吗?我怎么在网上有时候看到一些银行宣传15天还一次款之类的促销按揭好像是用单利率的。
这个自动转存,就是“储蓄存款自动转存是指银行于个人客户存款到期日,自动将客户未来办理支取的定期储蓄存款结计利息并代扣利息税后,将储蓄存款本金连同税后利息,按到期日当日利率自动转存为同种类、同档次定期储蓄存款的一种服务方式。”,和你所说的复利率是一个道理。
地址是http://www.ccb.com/portal/cn/mini_set/second.jsp?column=ROOT%3E%B9%FA%C4%DA%D7%DC%D0%D0%3E%B8%F6%C8%CB%B7%FE%CE%F1%3E%B2%FA%C6%B7%3E%B4%E6%BF%EE%B7%FE%CE%F1%3E%B6%A8%C6%DA%D2%BB%B1%BE%CD%A8%A1%A2%BB%EE%C6%DA%D2%BB%B1%BE%CD%A8%A1%A2%B6%A8%C6%DA%D7%AA%B4%E6%A1%A2%D4%BC%B6%A8%D7%AA%B4%E6&miniset_column=ROOT%3E%B9%FA%C4%DA%D7%DC%D0%D0%3E%B8%F6%C8%CB%B7%FE%CE%F1%3E%B2%FA%C6%B7%3E%B4%E6%BF%EE%B7%FE%CE%F1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啦
没有钱才需要学会钱学以便挣钱呀:)
确认?
抛去利息税,这样算你的收益才对!
看后面文章
别激动 呵呵 一切靠自己
继续看
好久不见 你跑哪混去了?
大家不急
要急的,我每篇都说了挣钱方式,你要套到自己情况,看什么对自己合适。
怎么没布置?
1.要去银行问利率是哪种:存款、贷款、按揭、信用卡等等
2.用Excel观察利率奥妙呀
和爱搞搞姐上次《新浪其实能超过百度》系列中提到的“google模式,开始到结尾能链接,结合,生生不息。但新浪的不行,结尾和开头是断的”有类似之处。
你还真能举一反三呀
脑子里只有A(1+X)^B这个公式,呵呵
中国银行可能麻烦一些,自己可以一年期存百去,到时候取出来再连本带息存进去,如此反复,呵呵
看今天那篇
这里再提一句不相干的话,"学历"似乎是爱搞搞同学的心病,可见中国"学历为尊"的可恶.其实,你知道了基本概念,再通过自己学习思考,有知识的支持,没有书本的框框,岂不是比那些死啃书本的"高学历"更好?
就象令狐冲,有拼劲,头脑灵活,又学了"独孤九式",自然变化无穷,岂是气宗所能比的?又何苦去当什么岳步群?
haha
呵呵,你中计了,俺老强调学历不是自卑,是虚荣,骄傲,咱妈生我那么好用的脑袋,不能把功劳归功于学校呀:)。
谢谢指教,好像我用“利率”这个词不大好,我想强调钱的增长方式,当然分到月、季度、年度的增长肯定不同,但举例只能举一个呀,所以只用了年度
假如美国GDP年增长是3%,中国GDP年增长是9%,那可能用不了30年,中国的GDP就会追上美国,虽然现在中国的GDP可能不到美国GDP的1/4。具体的数子,我没兴趣计算,这就是复合增长的魅力,这就是钱更快生钱复式利率的魅力。
快赢慢
巴菲特靠30%左右的年收益率,用40年的时间把5万美元变到了3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二富的人,这就是复式增长的魅力。
他创造了投资界的神话。
上学的时候,就听政治经济学老师给我们讲,小日本如何如何用年利息和月利息的差别来欺骗我们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企业的,结果弄得中国企业没赚钱不说,还要赔钱,小日本也很可恶。总之,那老师很仇日,给我讲的例子大多是小日本骗咱中国企业的例子,提醒我们要注意。。。
看爱搞搞的blog很久了,也很想去投资,让钱生点钱。。可是我是典型的月光啊……是否我这种月光,省钱就是最大的搞钱方式呢?
去年某个月看到《长尾理论》这本大作,当时除了有点震撼没其它感觉,毕竟还是20/80理论的改写嘛
但今天突然有感觉了,有个想法一直要蹦出来,我先把这个想法在股市里实践一下,完善一下,再和爱搞搞同学讨论
受益非浅,谢谢...
至于活期,你即使复利,也不可能超过相应定期的利率 中国的金融虽然不发达,但银行的脑子还不至于如此不好使
如果要存钱,最好去办什么东东,?
谢谢!
进来打个招呼^_^
10000
10414
10845.1396
11294.128379
11761.705294
12248.639894
10000
12925
能解释一下这个公式里面 “^"是什么意思不?数学不太好,先谢谢了
A^B 表示A的B次方,^表示开方。例如 3^3=27。
如果个人同意降低缴费标准(降为基本公司3621),则个人每月可以拿3000发票到公司报销,这3000元免个人所得税(3000*20%=600),这么一来,个人所得税直接下降600,可问题是好像社保是按0.326的月复利算的,现实中的商业利率全是单利。
另:一直潜伏,现向搞同志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