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搞窝里有点争论,俺在看热闹,很好玩,只要大家都乐在其中就好,能留言是个进步,起码让俺看到大家心里都在想什么。
不止一位同学希望知道我对A股的看法,俺也就说说吧。
不过做好思想准备,下面叙述会貌似比较乱,俺准备根据时间顺序把这几个月自己的思路摆出来,请不要企图用万恶的归纳法试图做中心思想总结,你会失望的。
对于中国经济的看法
3年内没啥问题,中国的“农转非”经济动力仍然保持。
那既然整体经济没问题,怎么中国A股会跌成那样?
近期的下跌动力在中国,美国次按只是借口
从2007第四季度开始,俺每天同时关注美国、香港和中国三地股市,虽然不同时期的关注重点有所侧重,但基本比较贴市,整理一下思路,回顾这几个月的整个过程:
- 2007年10月29日 《政策性鼓励资金逃离A股》
这篇文章里俺提到最重要的一个政策转变信号:
自2007年中国股市成为社会焦点以来,国内所谓经济学家们纷纷搬出“美国金融掠夺日本,导致日本自亚洲金融危机后元气大伤,中国将会步日本后尘”等等的所谓“高见”,所以“走出世界”,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防被人釜底抽薪似乎是合乎逻辑的,在学术界压力底下,这种政策的出台也是可以理解。
那么,政策上鼓励中国企业及金融力量“出海”,但至于怎么个出法、力度有多大,俺当时还不清楚,只是觉得要开始关注这方面的动向,比如《QDII基金出海》。
- “出海”这信号一直缠绕俺脑海,2007年12月14日,在《数据是最好的军师》里提出一个问题:“中国股市调整以及世界金融市场动荡对谁有利?”
当时俺心目中想到的是:
- 有利于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从而“做大做强”迈向跨国企业之路,其中中国企业第一批收购的一定是中国经济最缺的国外原材料资源,如各种矿;
- 有利QDII基金,从而帮助疏导国内热钱及引诱其它各路游资离开中国境内,即使以后下跌,毕竟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比中国境内的初生金融市场承受能力强,收拾烂摊子时比较容易;
- 假如要做到能泄洪香港,台面上的QDII数量一定很大才能带动桌子底下的暗流,而在大量的QDII下去之前,当然是香港股市先来点暴跌比较好;
- 要使香港股市真暴跌一定幅度,中国股市及美国股市就要作引子,因为2005年中国经济腾飞之前,香港股市一直看美国股市脸色,而06、07年香港股市开始兼顾中国股市,而且有种新趋势:“上升借口找中移动,下跌借口找汇丰”,意思是上升的时候用中国因素,下跌时候跟随美国等世界金融市场;
- 如果香港和中国股市下跌到一定程度,QDII发行力度加大,在底部接货,好过出去抬轿子;
- 此外,俺在07年中就一直说《缺少卖空机制的中国股市只好疯涨》,而抑制机制,如万众期待的股指期货将会在一个大跌的底部推出,因为只有这样才避免游资利用这个新工具挣大钱;
整个思路下来,可以清晰地看到短期下跌是主旋律,主战场应该在香港,中国A股起配角作用。一切都顺理成章,可最大的问题是:从俺家港股卖空工具上看到,圣诞前香港恒生指数的卖空金额越来越少,甚至节前消失得几乎无影无踪(见下图)。
上图是恒指卖空的查询结果,香港跟美国一样有圣诞假期,所以股市从12月22到27日之间其实是属于休假状态,但卖空金额早在14号就开始忽然戏剧性地下跌,一般来说香港恒指的卖空未平仓金额起码要80亿港元左右开始对股市有压力,例如去年八月那次短暂暴跌:
上图,从7月27日开始到8月17日,卖空金额活跃,把恒指从两万三千多打压8月17日的最低19386点,然后才逐步因平仓盘带动向上(不懂卖空为何物的同学请参照《卖空(Short)并不神秘》)。
因为卖空金额的不配合,香港股市在12月底仍旧保持在两万七左右,离三万点的最高位并不远,当时俺稍微动摇,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偏重“出海”这单一因素
,而且当时也没见有什么具体的国企在境外收购的消息。
又或者,俺当时猜想可能QDII加上允许投资海外的保险资金力量太强,所以一向在香港市场兴风作浪的外资大鳄不敢卖空了,因为子弹一打出去就被络绎不绝的中资接住了
。
尤其是2008年1月9日《中国神华异动》,俺开始乐观地觉得连这敏感的大盘股都见底反弹了,可能俺原先思路有错漏,因为神华不是普通的咚咚,它是《炒股高手》第三季度的十大持股,俺一直偏见地认为保险资金是最受政府宠爱的,因为全中国人民的退休保命钱,不容有误,从新股认购额度到掌握进退的时间,保险资金一直貌似最能领导中国A股。所以如果当时的十大持股之一中国神华 开始低位反转,就意味着保险资金开始有所动作,自然中国A股短期趋势也就向上。
- 虽然对后市看法俺自己内心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而且从卖空的缺失到神华的信号似乎都在支持中国A股继续向上的观点,可是俺还是密切留意着搜集支持反方的证据,俺想象,如果香港股市要下跌,具体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 2007年香港股市是红筹国企的天下,其中最大权重的是H股中的银行保险股,合起来占恒指的三分之一;
- 而中国A股前三大权重板块分别为:银行、保险和石油开采;
- 所以香港股市和中国股市之间,银行和保险板块“一线牵”
- 由于06、07年香港股市“美国爸、中国妈”,爸要打,妈总护着,但假如有朝一日妈不单不护着,还亲自动手,那孩子就真遭罪了,而“妈妈的手”就是银行、保险板块,因此俺一直紧盯着中国A股的这两个及其它有含有A+H股联动的板块。
- 2008年1月14日俺《发烧》,由于当时中国A股板块实时追踪工具还没有做好,所以只是点开几个常看的包含H股的板块,当时实时看到那几个板块内个股大部分都是下跌,于是便急急忙忙宣称“今天中国A股貌似用银行和保险板块托住指数出货,连唯一连红的煤炭板块也不能幸免,稍微能顶住一下的好像只有航运,太满仓的同学小心。”
没料到收市后看到这样的情形:
(注:今天改了下板块名称,如果含有A+H个股的板块后面都加上了“_h”)
原来只有俺看的4个H股关联大板块下跌,其它90%以上板块都上升
,毕竟一天日均下跌不算什么,俺决定继续观察。
- 2008年1月15日,上面5个在14日带头下跌的含H股的板块3升2跌,但最重要的保险板块却在大盘平均上升1.08的基础上竟然下跌3.08%! 收盘后(由于时差关系,其实应该是中国的半夜)才看到结果,俺觉得大概是时候了,梦寐以求的“反方”论据终于出现,俺的“出海”观看来仍然有效。
- 2008年1月16日,中国凌晨,美国股市暴跌,俺认为外资大鳄在美国动作了,“父母联合打孩子”终于要开演了,所以在中国A股开盘前就早早盯着保险和银行板块“多股”的实时页面,开市15分钟后,这两个板块果然跌幅惊人,因为香港股市是10点才开,俺认为香港一开中国这边更会告急,所以连忙草草写了几个字,于9点56分登出《受累美国股市暴跌》。
记忆中这是俺写blog两年多以来字数第2少的一篇,如果熟悉俺写作风格的同学都知道俺向来写东西又长又臭,这篇一句话方式绝不是俺喜欢,其实当时俺想写篇完整论述的,但没N小时是做不到,所以宁愿丑丑地登几个字,纯粹是希望通知手上太满仓的同学减仓或甚至清仓。
但,文中不敢用“清仓”2字,俺不是神仙,将来事情谁知道呢
?
没写完,这篇脑袋写得特别累,明天继续写.....
你现在的观点要是能在2008年1月16日发表就好了
明早开盘去玩一把
消化ing~
几品?
搞搞姐(我看别人这么称呼你的哈)对于最近股市的这个思维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有几点想聊一下.
首先是中国出海的第一批的代表标志应该是中投投资黑石,而从中我门注意两点,首先是并不十分平等的和约,虽然我不清楚这些经济和约,但是我觉得4年不能交易有点霸王条款的意思.加上到现在的亏损,只能体现出来外国对中国投资国外打压的决心之大绝对不压于中国想出去的觉得.而中国最著名的海外收购也就是联想的那次老鼠吞大象了.在国家资源如此紧缺,资源争夺可以动用战争手段的现在,中国又没有美国那样的政治完全影响力,单靠融资海外并购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另外我觉得搞搞姐对于香港的分析很有独到之处,虽然我觉得出海的原因有点夸大,学习中。。。。
顺便问下,怎么样才可以跟搞搞姐聊天交流 呢 很想跟你学习学习啊
投资大摩的弱智程度丝毫不亚于黑石。
就不展开说明了,否则会超过搞搞同学“字数第2少的”文章了,呵呵。
传说搞搞离美国近,有没有性质写写关于中投这两笔买卖始末的文章?
对你未竟的慈善念头应有些帮助吧
奥巴马找到了信仰
http://www.bullogger.com/blogs/woodlee/archives/123267.aspx
我又仔细看看你这篇文章,你真应该看看书了,不能把“啥叫有效市场和非有效市场?”还当好事呢。
至少,你应该了解一些重大金融事件的始末,比如,89年的日本地产泡沫、92年英镑危机、俄罗斯的休克疗法、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各国的表现,香港的、新加坡的、泰国的、大马的、日本的、韩国的、以及大陆台湾的。
如果你真的熟知这些,你就不会说“中国经济3年内没啥问题”。现在就是最关键的时刻,如果决策者处理不好,1年后你就不用写关于A股的blog了。
不是为危言耸听,突然而至、意料之外的危险才叫危机。
还是那句话,就不展开说明了,否则会超过搞搞同学“字数第2少的”文章。
最后,希望你明白,做个不恰当的比喻,亲儿子再白痴也比养子好,上海再弱也比香港好,这是政治,与经济无关。
所以,你有很多结论,是建立在错误的假设上的。
我在关注几大保险席位在不断作空A股,这和平安巨融(并不一定真想融,但借此打击A却颇为见效)可能有一定联系!
政策配合也颇为诡异!
国家队外战外行,对内却得心应手...
我看G7会议所提的次贷坏帐估算4000亿美元,可能离最终数字较近.这远高过金融界自己估计的1500亿.加上衰退带来的周期性坏帐(信用卡\汽车贷款),如果G3同时进入衰退,我想总撇帐可能达6000亿美元--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欧洲及日本的会计准则,没有美国那么透明,也许欧\日银行能把部分坏帐一直藏下去,但这和枕着炸弹睡觉无异.
A股如此下跌,估计北京又得出手救市了。很难想象ZF在两会前,让市场跌的那么惨。上次准发两只基金没有起多少作用。我个人不赞成救市,但股市永远是政治经济学的一部分。不过短期内市场动荡难消失.
不过楼主有自己的想法还是不错的
鼓励!
出海是关乎方向盘,大小非解禁、平安增发等等只是踩油门的动作,车速太快偶尔要踩一小下刹车,比如批准新基金。
此外方向盘层次的除了出海外还有,看下篇吧。
GG写东西能不能短一点,我一看长篇就头晕。
赶快写吧,我觉得分析的有道理,另外搞搞你要想想中国和美国大资金互相博弈的问题,小散们怎么从中得利啊
爱搞搞 - 2/27/2008 5:25:00 AM
假如你只能玩台面上的A股,别想得利了,能躲就了不起了。
那你说我们小散们怎么办啊,我准备找个像样的反弹就全部出清,等待下一个机会,或者只做短线了,紧盯你单股工具
笨蛋虽然苯,但不是靠别人嚼剩的东东生活的人
笨蛋就是笨蛋,很可能把那点点家当全仓亏在里面
可要是懂得听别人的,笨蛋就不是笨蛋了。
别人不喜欢去回避的,笨蛋上
别人喜欢去追捧的,笨蛋闪
7亏2平1赚,笨蛋是亏还是赚?
只有笨蛋知道。
要跑赢那资本主义国家为之惊恐的数值,40倍,不,60倍的市盈率算高么?
笨蛋看着菜篮子,心想:钱杂变得这么不耐花捏?
台海,金融战略,不再谈起的“崛起”,笨蛋都不懂,
笨蛋就是笨蛋,只能看到这些浅浅的东西。
我确实" 即使未必全对",至少这句话:“清仓还真是莫要轻提,真错了呢?”就对了。
就现在这个局面,下跌就是为了更好的上涨。从监管层近期的表现,你就能猜到他们的心理底线,因为中国还是政策市。越是底部越是人心惶惶之时,越是小散纷纷跑路之时,这时建议清仓显然是不明智的。
关于理财书籍,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博迪的《金融学》就不错啊,要是有些会计基础,罗斯的《公司理财》也是很好的选择。这些国内都有售,中英文版本都有,怎么能说没有合适的读物呢?
这些都是初级读物,我可没有往高了推荐。
不信咱们等等看,看是香港重要还是上海重要。
香港财政司司长累吐血,也升不到哪怕是证监会发行监管部主任这样的小官。
让咱们来共同见证,呵呵。
你为什么总盯着港股呢,真的很重要吗?
“有利QDII基金,从而帮助疏导国内热钱及引诱其它各路游资离开中国境内”,是吗,老外有那么傻吗?
他们既要炒港股,也要抄A股的底,知道在国内有多少外国资金在炒股、炒楼,美国利率低于中国,还要再降;人民币加速升值,他们把钱存中国的银行就赚不少了。
房价为什么就是降不了,听说过上百套买房的老外吗?
中国平安为什么突然sb了,之后在股市走出好的形势,傻瓜都知道该涨了,又来个浦发。
之后市场开始谣言四起,什么中石化增发、中国联通增发,一时人心惶惶。
好好研究一下中国平安和浦发银行的股东,比研究港股,对于认识A股来说,更加实际。
听着有点意思,自己建个窝,写长一点吧。我一定捧场!
这篇讲话时间是2007年9月29日,这才有了十月中旬开始的大调整。
我现在真的建了个窝,
renbulele.blog.sohu.com
写了点股票,弱弱的发表了一点个人见解。
不过,文章与搞搞不是一个风格,有兴趣可以来踩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