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吾非善类》曾提到俺最近读的《Poker Wisdom of a Champion》by Doyle Brunson,它让俺爱不释手,书很薄,由无数小故事组成,每篇都让人回味无穷。
比如其中一篇题目名为“Adapting to the Situatioin”,中文可以翻译为“顺势而为”,所以本来俺想把这篇的题目也定为《顺势而为》,但我觉得如果用这题目可能会误导,因为其实不是俺们心目中想象的意思那么简单。
文章的大意是扑克牌高手从来不会因为拿到一手好牌,就孤注一掷,比如一上手就是一对“A”,有同学就会说:“没办法呀,那么好的牌,我肯定要博一盘啦。”
高手从来不这样,高手只会在意自己手上的牌和对手的牌的对比,有时候你手上有好牌,而别人比你更好,就把你吃了,反之貌似不起眼的牌,但对手的牌比你更臭,你也一样赢。
所以牌不在好坏,关键在于特定的时候拿到适当的牌,比对手高一点,就能取胜赢钱。
这一章用来解读当今的中国股市再好不过。
从6000多点一直跌下来,每个休息平台总有同学觉得如果当前入市,已经是摸得一手好牌了,4000多点时候觉得好牌的同学肯定没有想过今天的2700多点,同样今天的2700点会不会也只是一个半途呢?
但另一方面,2008年5月10日,俺在《上证综合指数》指出上证综合指数 有可能跌到2541.52,当时纯粹是俺自己看图说话的推测,回查了下数据,5月10日是周六,它对上的周五上证综指收盘3613.49,想想看当时市场那种坚信3000点是政府底线的主流声音,有多少人相信上证有可能跌到2500呢?
上证终于破3000了,于是主流财经媒体上忽然到处一片2500的寓言。
这2500的说法从何而来?
俺几乎认为是从俺这里来的。
我越来越觉得,搞窝的影响力远比你我想象中大。
原因是俺最早时候在donews上开窝并成名,那里曾经是中国记者的大本营,所以俺早期的订阅读者里面有很多记者,估计部分同学看了俺某篇文章,觉得有道理,就按照那个主题方面去写文章交作业挣稿费。
只要一个记者写一篇,一个媒体登了,别的媒体和记者出于竞争心态就会跟上那个方向。
尤其一些独特的未被人提及的观点尤为容易按照这种模式传播出去。
从QFII和保险基金抄底、堰塞湖、中国股市可能跌到2500等等,俺总莫名其妙地过一段时间就看到铺天盖地成为中国媒体上的主流声音。
别以为俺会臭美,其实假如这情况属实,会让我十分担忧,因为俺分析局势时候要参照很多方面,源头全部来自网上公开资料,其中媒体舆论方向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但这种“镜子”效应容易造成俺对自己的观点过份自信,所以发现有这种可能后,俺看国内媒体文章时,总提醒自己:别信那么多,可能这篇文章只是俺其中一个读者写的。
又跑题了,回归正题。
虽然现在市场上一片熊论,什么2500、2000或更低都有人不断吹,连搞窝里的同学也反过来劝我,比如昨天老朋友“小杰克”留言:
小杰克 - 6/28/2008 10:23:00 AM 搞搞应该坚持之前提出的周线头肩顶的观点,不要被短期的涨跌所迷惑哦 |
俺回答:
爱搞搞 - 6/28/2008 1:11:00 PM “坚持”是金融世界之大忌。 索罗斯曾经说过,他总是把自己的观点和市场走向作应证,一旦市场走向与自己相反,那么,一定是自己错了,首先要认错,然后连忙查看有什么因素是自己看漏了或者忽视的,从而修正自己的观点。这次我认为自己没看错,只是不可抗因素突然出现,市场掉头而已,就像四川大地震前我认为市场会调整,结果地震把调整的步伐拖后而已。 |
参照最近的留言,类似意见占了大多数,现在中国炒股的同学亏怕了,个个成了熊专家。
我不这样看。
说实话,俺不在乎手上的到底是2700、2500、2000点或者是6000甚至8000点入的货,我只在乎市场上大资金的成本,如果他们2700开始入货,那么俺最迟2800一定要拥有,因为人家机构资金量大,它们成本最后摊平了肯定在2800之上,俺成本价比他们低,就相当于手上拿的牌比他们好。
但是如果认定了上证将跌到2500、2000或1800,只有那时候才能抄底,又或者认为现在跌那么利害,形势不稳,要回到3000点以上才能买,那么就相当于想着:“一定要有一对A或3个K或同花顺才能出手!”
这样的想法与把身家性命压在运气上其实并没有区别。
俺的原则是:“啥时候买入卖出都行,只要买得比机构平均价低,卖得比他们均价高就行。”
如果他们从2700开始入货,结果2900却忽然开始跑,甚至亏本卖出,那么,俺即使成本是2800,跑不了2850、跑不了2800,那么2750、2700俺也一样壮士断臂果断斩仓,即使有亏损,但是相比仓大出货困难的机构来说,俺在百分比上一定亏得更少,那么手里留下的子弹就更多。
所以俺在《临界点》强调的“顺风墙头草”就是这个意思。
好牌和坏牌的区别不在于能否拿到最大的“那种牌”,哪怕一对4赢对方一对3就是好牌,而三个A输给四个K就是坏牌。
延伸阅读:
更多世界主流扑克牌技术的书:
他们手上大把的零成本的股,即使哪天大资金进了哪个股,但其成本仍然可以忽略不计,怎么比啊?
现在的大小非不就是机构在运作吗?大小非的成本基本上都是1元的原始股啊!
正常股市本来大部分股票就应该全流通,中国股市所谓大小非要等那么长时间才能流通,本来是不正常的,能流通才是常态。
把中国股市的暴跌归罪大小非,是出于某种需要,但看来效果很奏效。
我满仓了
再下跌再调资金
抢了个第二了
偷偷告诉你一个事情,我以前已经发现这个规律了,在5000.4000.3600......点的时候,大家都是往下说大盘要跌到多少,4000,3300,3000,然后我拿计算器悄悄的算了一下,基本跌20%左右这个幅度,现在如果按2900点算的话,大家说跌倒2300~2400的还算靠谱:)
和美国人相反,中国人很少能坚持写blog两年的,最大的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好”。
cctv的的宣传我记得经济半小时中结尾说:“现在是冬天,但是冬天是建设的最好时机。”搞得身边的朋友都以为这是中央的暗示。纷纷出手 ,结果继续站岗。
现在又在不停的播放”股神“系列。给了我们很多的方向性指导。
还是搞搞姐说的对 无论是大散还是小散 对待每一次投资都要把他当成一件很严肃专业的事情。
和我看的一个哥们挺像,说政府出的有关政策,是循序渐进的参考了他的一系列blog,所以效果才会那么好:)
大小非将主导以后的市场,
核心就是他们的成本太低,低得可以忽略不计。
相当同意五湖明月的留言。
在3月份,俺就发现了上海指数和深成指的某些相似性,4月份在一个股票BBS里提到过,可能2500才是调整结束的位置。
深成指当年是如何从925到6000点的轨迹,06-07上证指数完全克隆了这个轨迹。
深成指最终跌了2年到2500才结束调整,重拾升势。
而今上证指数也快到2500了,唯一不同的是:当年成指是缓跌,用了2年的时间调整,而这
次上指,却跌得非常快,几乎没有反弹。
上指是否真的是克隆成指这段历史,上半场结果已经有了,而下半场的结果,很快也将见分晓。
角力与博奕,利益的再分配。。。
2、俺从很早就开始不看好A股了,最后一次交易从12月7号出了五粮液,之后就都是玩申购了,当时的感觉就是按波浪理论来操作的
3、从年底到现在,我都没有再进场了,2月初将资金撤离股市,收息去了,所以之后有几次反弹,我也没钱玩了,也许是我运气好吧
4、此次会跌到哪,我不知道,但我会耐心的等,等到市场发出我习惯的赚钱图线才会进场试试,当然,不会大手笔的试,试几笔有赚的话,我才会调回大钱来玩
5、爱搞搞,多注意一下大小非吧,因为大小非的原因,感觉好多图线都不能用了;在看不懂的时候就离场,在场边慢慢看,看到懂为止,再小试
油价放开一个是催动通胀,然后上市公司盈利缩减,即使按价值投资市盈率也会降低吧。
美股挟持港股,然后A+H联动到A股。
房地产市场已经让管理层惊恐,我想他不能有效抑制上涨,也便不能有效稳定市场。房地产市场影响银行收益,这也是秤砣之一。
我觉得预测具体点位不如把握时间尺度,一切都要时间展现消化。
请问机构的成本是多少
---这个是不是也要删掉:)
偶尔删的是问候我器官或别人器官的,因为我认为器官受诸父母,别人无权问候。
再无理或敌意的留言我都喜欢保留,否则怎样能了解对手心态呢?
俺收藏了.
如明天再创新低,小老鼠也大胆搞一把
以2005年998点为低点,2007年6124点为高点,做黄金分割,跌到2488点(50%)跌到2011点(61.8%),50%和61.8%分别是中国股市历次下跌的最低点,具体内容由专业记者去补充,哈哈
“如明天再创新低,小老鼠也大胆搞一把”
这想法很危险,相当于如果我明天那手牌一上手拿到一对A,我就赌一把。
新低有可能还有更低,千万别把新低作为下注依据。
应该是比访日意义更大的利好。
俺有这么点儿看法:
1、由于大小非的存在,图形会失真,技术分析不能完全反应现实情况。虽然有很多“锁定筹码”的声明,不过之前在国内市场出现了太多的恶行,对这些声明的被接受程度存疑。
2、国内外整体环境都不向好,原材料涨价,全球经济受美国拖累,国内企业真的能独善其身么?
说的不错,这个观点我挺认同的. 只是有一点我想请教搞搞姐,请问这样的的操作是否只适合短线?因为我听说有的机构中长线建仓是很难被觉察的.
据悉,对孙卫军两人的调查主要是由有关部门对交大南洋(上海交易所代码:600661)和交大昂立(上海交易所代码:600530)涉嫌存在内幕交易的调查引起的。在交大南洋控股交大昂立,以及交大昂立国有股权变成社会法人股的过程中,孙卫军参与颇深。
这个是不是意味着国资委是另外一出?
底从来不是测出来的,如果测到,碰巧而已。
果真跌到2500点,那就赌一把,准备开工。
请美女注意啊!
赌博没有对赌机制应该不是合法的吧,哈哈
博主文中把盖茨和杨致远搬出来做比较,这是不对的!他们的成本和现在机构以及大小非的成本根本无法比较,你了解的也许比较不足,以偏概全了?创业者的成本啊那是!但我知道的是,那些多年前参股的大小非们的成本低到你我吃惊的地步,这个是公开的秘密了,平民也有藉此暴发的,上海这边多了去了!所以,你要看普遍的情况而不是那些个辛苦的创业者。话说回来,你手里如果有大把的当年极低极低成本的股票,你抛不抛?全流通当然是大势,可是你不要忘了说话的语境,面对中国股市,现在照搬美国的全套会死人的!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过监守自盗官商勾结这个大问题解决不了,说再多也没用。所以啊,该干嘛干嘛,得!
=========
其实你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设置比较关心的几个板块或个股的现金流动数量,比如当系统检测到石油板块进场资金大于你设置的100%时,自动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手机等随身数据终端,然后再使之生成参考指标版块资金流动的图表,通过google的sheet移动版来进行随时分析从而制定及时的投资决策。这样在释放更多时间的情况下,让系统来完成更多的机械化意识分析。
对于近期股市,我倒是这样看。如果说每年的股市都有一个任务的话,我认为可能会是:
05年底-06年底任务是国企IPO,融资且偿还银行债务,房地产融资降低银行坏账率,以银行和石油电信等蓝筹海外上市。06年底-07年底任务是银行股等海外蓝筹央企股回归继续扩展融资渠道,房地产企业集体上市融资过冬,外资占股行业龙头上市套现。
你是google的吗?哈哈
6000点时候没有一个中国人会同意的,但股市暴跌,这种提议恐怕大家都欢迎:)。
你这批评别人的定义是不是太要脸了?
不过你说对了,我的性格从来就不要脸,面子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为了维护某些“要脸”的人的审美观去扭曲自己的人生,我宁愿“不要脸”。
顺便说一声,俺“不要脸”的人生过得美滋滋的,谢谢夸奖:)。
那个只是我观察小乖乖架设这套数据统计系统后认为他有这个实力,以他的能力提出的一套根据现有可获得的免费技术应用的有效实现方案,技术是用来满足需求提高效率的。而时间是用来创造价值的,那个方案可以帮你节约每天大部分的机械化动作和重复性思考时间量。
其实对于大小非,外资从投资银行、二级市场证券公司到遍及全球的庞大基金客户。只要没上市外资什么时候都可以打包收购。对于低于1元钱的原始股我想谁都会感兴趣的,更何况是批发价的打包了。而且现在还有指数暴跌的帮助,议价能力更强了。呵呵
至于你的那个疑问,我认为,李开复或google不知道中共苏区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及结果的话,谷歌将只适合技术狂人和欠缺工作经历大学生的跳板。而我对“共产主义政党”的公司不感兴趣,而那个“国民党”公司也不感兴趣。 :)
另外谴责那些只有人身攻击没有观点的家伙
这才是小散们出头的那一天
既然你都能左右中国经济了,不如以后在论坛里多讲讲山姆大叔的民主宪政啥的,说不定中国的未来都掌握在你的手中哦,哈哈哈哈。
顺便说一声,俺“不要脸”的人生过得美滋滋的
--------------------赞,喜欢搞姐的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