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上篇《再创新低》才去看俺用bloglines订阅的blog,发现陆羽仁今天写的《供股供出災》也是说美股暴跌这件事,忽然感悟到一个有趣的问题。
因为这两篇文章牵涉的是同一件事情,即昨天3月2日美国股市破位暴跌,但俺的观点角度完全是数据分析派,也就是在论述这件事情时,只看轨迹过程及结果,却不问成因。
而陆羽仁那篇则是从市场暴跌由汇丰供股引起,也即解释“为什么美股暴跌”这个原因。
跳出自己,从第三者角度看这两篇,一个说“因”,一个论“果”,很是怪异奇妙的感觉。
不由得想,“因”、“果”谁重谁轻呢?
回想两年多前,刚开始自己琢磨经济咚咚时,俺非常着重“因”,什么经济规律、巴菲特、市盈率等等,无不围绕着“因”,总希望自己能破百卷经书,掌握所有教条,然后终有一天成为运筹帷幄的“价值投资者”。
所有“因”都烂在肚子里,还能不知道“果”吗?
对这点,俺曾经非常迷信。
然后接触到美股这边daytrader blogger(职业炒股为生而又写博客的家伙)流行的数据分析,从看走势图学起,发展到自己做中国股市的单股、多股钱流分析、板块实时计算还有正在做的傻瓜看盘等股票工具,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直到今天,突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种纯粹对“果”的迷恋,而且更是完全把“因”排除在外的方向。
从这方面考虑的时候,内心独白就是:“现代社会那么复杂,绝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任何结果都不可能光由一个原因引起,知道有这个果,它的主要原因是啥有区别吗?是A引起还是B引起,最终你还是只想搞明白那个结果。”
所以......我到底想讲啥捏?
忘了,好像很难写下去,也该睡觉了,就此打住吧
。
而对于楼主的问题,我觉得属于两类人关心的内容不同。
对于短中线交易者来说,结果比原因更直接,更确定,更实时。因为,美股跌破前期低点,这个事实无法否认,不存在滞后性。但是汇丰的原因并不是暴跌造成的唯一因素,当暴跌出现后,因果对应,人们会说汇丰引起暴跌,但是如果没有暴跌,就马上会有别的原因出来,比如说官方消息提振信心,损失没那么大等等等等。因果的关系,并不是是否真的存在,而是是否合理。比如暴跌后,大家都想要一个合理的解释,那么就挖出了汇丰。在交易的市场中,更像是由一个结果决定另一个结果。
对于经济学者、企业管理者来说,寻找原因是他们的天性。
(我也忘了我要说什么了 ... )
其背后的隐藏情绪是: 害怕改变.
股票市场实在太复杂, 目前能够依靠的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是我们能够有的少数工具之一.
要严格证明因果关系,需要用实验室方法, 保持其他变量不变, 一组实验组,一组对照组, 随机选取样本,分析数据判断假设是否统计有效. 事实是,在股票市场没办法这么研究的.
送大家一句话:资财若水,流水无型,唯势耳.
只不过,这果虽这果,这因却非彼因。
只要最终能获“正”果,又何必去管起初究竟是何因。
不知搞搞以为然否?
其中描述到
2)对于向下趋势的浪3,是否需要令人震惊的坏消息来启动?
Wayne Gorman:社会行为学表明了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例如,1929年和1987年的股灾发生的时候,当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新闻事件。相反,911事件发生之后,股市(道指)却上涨了6个月。社会行为是社会情绪趋势的结果,它遵循波浪理论的形态,并在股市中得到最好的体现。我们的研究表明,社会行为对社会情绪并不构成反馈机制,因此社会行为对社会情绪未来的轨迹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根据这段描述,所谓的因果关系,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象。
BTW:我看不进去波浪理论,从来没有用过波浪理论。
插话。仅此而已
有时候发现中国的哲学来解释这些现在倒是很不错
无为而无所不为,过犹不及...
或许西方以数字为根基的社会,加入点东方感性的元素,才会更好。你好,我也好,看谁先弄出来。
写paper也是这样,你的,我的,大家的,哈哈!
有点像真理
我也比较相信索罗斯的反射理论,基本面虽然影响价格走势,但价格走势也会反过来影响基本面。
哈哈!
至于那些信息传言消息,都不是直接原因,甚至是烟幕弹
这些东西作用在谁身上,还是谁自己放出的,无从查考,可以不做研究
其实我觉得要研究透根本不难
因为这个游戏难不住聪明的人
人既然可以研究宇宙和起源组成,就不难研究出宇宙里一个事件
这其实就是信息不对秤的游戏
就是要这种不对称和谓信息的隐秘才可以消弭冗余流动性
流动性每年都在增加,一个建国240年的国家如果放任这些虚假的财富和信用不断流窜势必造成问题
股市并不是对赌
而且可以参与者自己人为造成条件不利于弱小的一方
我觉得直接买股票并不适合小投资者,因为风险和机会不对等,人家拉抬打压之类
只有在这个东西之上构建的更高一层虚拟的动态交易,甚至在这之上还有一层
这样可以使大家都对等,因为无论怎么操作都是对这个之上的进行影响而不是影响一方
而且因为这些成为反向指标,所以最终参与的人可以反着做,
最后涉及到的就是数据的及时更新是否和操控的人同步的问题
最后还是信息不对称问题
人家操作完了,后面的数据还没更新
还不如就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规律来做,心理可能还踏实。。。
第一个是垄断最大内需
第二个和权力最接近
这两个都有特权
是ccp在特色主义下打入人民的第五纵队
其他行业都是陪衬,苟活,被这两挤出效应
blackstone IPO谁说不是他敏锐的嗅觉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风暴即将来临,于是赶快把风险上市套现
中投以为捡到便宜,我觉得好像纯粹是一个门外汉,这里面的牵线人都说不定是门外汉或者用心险恶
其实我觉得ccp的金融机构可以算作大散户,是最好的反向指标,只要出海就会被反向
像风险大的行业都会上市
如果风险小,又赚钱就可能回购退市
中投2,看是不是又是另外一个反向指标
而公有制的是通涨
她们的结合部就是房地产
通缩的经济投资就是亏损,只有国家对这个行业信贷支持,有泡沫投资才可以盈利
国家就是要造成这种非公的通缩的损失把资金强行弥补公有的亏损
股市无非是更好方便的大规模实现这种行为
民营资金不投资直接拿现金在手上又能怎么的
反正通缩的领域不适合,通胀的领域不准投(只能买他的股票)
受到的损失远远大于回报
在中国就是现金为王
哪里政策放话,哪个拥有人脉获得这个释放权力的点,那里才是适合投资的,剩下的都是溢价,是零和游戏
如果散户集中起来有一个(或者多个)代理集中操作,形成和中国拦截所有外汇集中对外一样,那就可以在资本市场凭借自身的庞大身躯挤压别人造成互动
因为中国没有法治,所以这个代理与其为用户谋福利不如贪污用户的更轻松更有回报
所以散户不可能有来自独立第三方的有责任的投资机构来组织起来
这种格局正好适合ccp自己一个人来回收割,私营机构徇私舞弊,始终无法形成正面竞争效应
所以主流不喜欢,影响他们兜售自己
领导人不喜欢,影响自己鼓吹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
副职不喜欢,领导认为都是副职无能
这会造成大家都恐慌
贵族和利益集团不喜欢,我做垮你再放贷让你生生世世为我做牛做妈的阴谋被你看穿了
http://www.aigaogao.com/tools/sectorslist.html
呵呵
一个人办了保险就会不会把风险当回事,导致风险扩大很多倍从而导致这个模型系统倒闭,如果亏损的钱比赚的钱大很多倍,而不是最多全部亏损1:1,,导致原测算的保险比例大大小于实际比例
也是因果不匹配
金融业保险就是在钻这个空子
道理很简单,不过行政的一般都是门外汉,她们怎么能明白这个杠杆变化的原理?
去森林打猎,早晨醒来突然发现来了一
只熊。一个人赶紧穿鞋,另一个人对他
说:穿鞋干什么,你以为你能跑的过熊
啊。穿鞋的人说:我只要跑得过你就好
了。
一个“果”的“因”,可能无法了解穷
尽;也可能当下需要认定,却无法完全
认定。
只是,只要比其他人知道的多,就够了
。
理想和现实,熊和人。
爱搞搞对陆羽仁说:穿鞋干什么,你以为你能跑的过熊啊。陆羽仁说:我只要跑得过你就好了。
陆羽仁对爱搞搞说:爬树干什么,你以为你能爬的过熊啊。爱搞搞说:我只要爬得过你就好了。
穿鞋,还是爬树?
异曲同工
不然就拖的他们破产
既然降价都不愿意说明还没感受到痛
等这些人降价了,等于利益集团变相出血了,国家就是要强迫房地产大赚的自己买单,买玩后再接着涨
看来民营经济要想不被挟持,只有在宏观调空时储备多点弹药,不然肯定是一宰一个准
这是国家的阴谋诡计
国家故意剥夺民间融资权利和民间金融机构
道可道 非常道……
我对你做的股票数据分析系统很感兴趣,尤其是这个股票数据库,一定花了不少功夫吧。我们新加坡这里的很多外资银行就在搞这种系统,叫做quantitative trading platform。通过对大量股票的扫描,条件选股之内的,用来做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