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跑赢指数?
为什么指数升,别人都说挣钱了可自己帐户上的钱不多反少呢?
有人说买股票是投资,稳健派同学只买银行保险股,一点不投机,为什么挣钱时候挣得比别人少,而亏钱时候一点没比别人亏得少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其实也真很简单,就看你愿不愿意清空自己头脑里的封建迷信思想残余,老老实实面对数据,面对事实。
在《一个小散2008上半年的炒股总结(2)》里面,俺曾经写到:
俺今年的操作其实并不一帆风顺,在年头1月,俺的钱宝宝最惨烈时候死了15.24%,那天是1月25日,俺计算过当时大盘从去年12月28日的5,261.56 点,到1月25日4,761.69点,下跌幅度只有9.50%,俺是远远“跌赢”了大盘,后来俺痛定思痛,化悲愤为自我检讨动力,终于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于是从此扭转了局面,关于这个转折,说来话长,俺留待下篇专门说; |
这下篇可等得真够长时间,大半年鸟。
但对比大半生的无用功,俺一句话还是能拯救不少天涯沦落人滴。
不过在揭开谜底前,要批评一下俺们中国人的间谍水平,其实就算俺没写,不懒惰的同学都应该能猜到俺的转变原因,因为原文提到一个关键的日期“到1月25日”,也就是说这天是一个分水岭,那到底爱搞搞这家伙1月25日后干了什么导致从跌赢指数变跑赢大盘呢?
别人可能很难侦查,但别忘了大部分人包括你来搞窝干啥来啦?
看博客文章呀!
夜有所梦,日有所思,天机都在blog中。
如果换作是我,一定点击目录看看这家伙那段时间搞了啥鬼。
这是目录截屏,1月25日后很近的第2篇文章就是《追踪大资金动向:A股板块实时工具》,俺的重大转变就是从关注个股业绩、行业分析,什么基本面市盈率之类转变成“先板块后个股”。
从2008年1月底开始,俺以“先板块后个股”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遵循中国股市特色和经济规律,全面落实板块科学发展观,坚持分析成交数据的基本炒股守则,突出预防摸波浪顶为主,贯彻落实搞窝综合炒股工具治理,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使炒股水平得到改善,跟屁狗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终于能与中国股市和谐相处,提高俺家钱宝宝保护工作水平。
嗨,真累,google一下,做了道小学填空题,发现这“官面堂皇”式的遣词造句真不是一般滴难。
所以说写博客没啥私隐,只要你努力小小下,在网上那个自弹自唱的家伙臭美啥你都能一清二楚。
回归正题,既然说“先板块后个股”,那么中国股市的板块数据里面蕴含着什么秘密呢?
篇幅又长,只能且听下回分解啦。
下接《二十大活跃板块可搞度排名表》
正在申请暑期实习 以前一直都在看你这里,很多in-depth news running呀~ :P
明白了吗,就是不用人们去点了,你把结果都列出来了,当然只是各个符合条件的个数,或者是和总的股票数的比例(这样更好)
搞搞,看了吗?
一开始我跑到水泥制造板块查看还没找到。晕
:)
http://earthquake.usgs.gov/eqcenter/recenteqsww/Maps/region/Asia.php
好像也没有这次3.4级的,只有4月3日新疆一次,不过这都是事后扑捉,地震好像没办法准确预测,我加州这边也据说有大地震,啥时候都预测不出来呀。
随便找个网站,政府工作报告,从中央到村干部,都会写这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