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一个小散2008上半年的炒股总结(3)》的“先板块后个股话题”,俺最近一周忙于行业板块选秀工作,数据时间段是2006年11月至今(2009年4月3日),两年多时间,方法就不介绍了,有点复杂,还需不断修正。
反正经过一番纠缠,几许多磨,大致给搞窝那68个手工分配的行业板块排了个名次,下面是“可搞度”高的前二十位行业板块:
名次 | 板块名称 |
1 | 证券 |
2 | 信托 |
3 | 有色金属_h |
4 | 太阳能 |
5 | 农业 |
6 | 水泥制造_h |
7 | 房地产_h |
8 | 煤炭开采_h |
9 | 空运_h |
10 | 建筑材料 |
11 | 石油加工及炼焦_h |
12 | 饮料 |
13 | 航运_h |
14 | 建筑业 |
15 | 粮食及饲料加工 |
16 | 汽车制造 |
17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 |
18 | 化学纤维制造_h |
19 | 化学农药 |
20 | 批发和贸易 |
要对照这些板块里面都有什么股票,可以去A股板块组成查,这个名次对你炒股有啥指导意义呢?
人都是心理惯性的,无论是手握大资金的机构同学还是小散,回头看看自己这两年买卖的股票,到底有多少个呢?
尤其是小散,每个人在选择相信一个股票有前景,值得买入时候,心里都是听信了某一方面的论据,也就是说你相信了“因为XXX,所以我要买这个”。
假设同等水平的两个小散A和B,他们分别买来买去可能就是在某1、2个板块内,这个排名就成了“运气指数”表。
如果刚好你喜欢的是前10名,甚至前5名板块,总在这里面左串右跳,那么即使炒股水平不怎么样,也会比一个偏好后20位板块的公墓基金经理成绩好。
而根据俺错略观察,尤其是前10位板块,可谓是中国股市各种资金的最爱,一旦有啥风吹草动,总会在这些板块上有所反应,所以俺特意在板块实时和板块历史上把前10位活跃的家伙标注成红色,方便观察。
3月份的上攻2400点,前10位板块轮番带动,从总量上看,大资金不断在期间作转换,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断跟小散玩躲狗狗。
对后市的看法,俺在《赌局再次开锣》曾提到:
“即使外围股市尤其美国和香港不好,中国股市的场内资金却完全没有撤离打算,“红彤彤”的单股、多股页面显示各板块轮动,涨停板乱飞再次比比皆是。” “俺认为只要这些活跃板块没有资金大规模撤离迹象,红火局面就能持续。” |
俺目前的操作方案就是紧盯这10大板块,跟着大资金“转猫猫”,以后不准备透露满仓或空仓啦,因为俺做跟屁狗,登完一篇文章可能马上看工具上数据不对就掉头了,写啥都不准确,免得害人。
中国股市水漫金山,钱多人傻速来。
感觉没有机构去搞房地产肯定是不行的了。。。
我个人感觉你选的是正确的.想参考一下你的选择思路.
是已经活跃过了吗?
"中国股市的场内资金却完全没有撤离打算",资金所有人背景也在轮动吧。呵呵:)
搞搞姐,“ 成本价(单股) ”好像有BUG,有时候不能够显示当天的数据
是开盘的时候,有时候不能显示实时数据,要手动刷新一下才能看到。搞搞姐检查一下吧,谢谢!
不过,我想,如果结合一些“社会因素”,比如中国19年股市的历史、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也许更能把握一些板块的脉搏。至少我推荐一个没有出现的板块“上海本地股”,有人总结股市曾经说过:买点有色金属,不行就看上海本地股。
无论如何,“先板块,再个股”,这个思路我是赞同的。有两个建议:
1. 如何挑个股,建议像板块一样,给个优先级,考虑两个因素:A. 资金进出的热度;B. 搞搞的指标吻合度,这就是所谓的“股性”了。
2. 如何掌握板块节奏。建议开始算命,不需要太频繁,半个月算一次,根据当前的经济面和股市的风向,给出自己心目中的两个板块,比如现在开始是“券商”和“农业”。
这些日子深度反省了一下:有人用八卦炒股,有人用K线形态,关键是自己信。理工科出身的,用“线性回归统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能加上一点形态(就是把搞搞现在的数据挑个合适的,画个图出来),滋味也许更好。
踏错板块的轮动节奏,比死守一个板块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