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上市美国的事情被耽搁,马云同学自然着急,四处喊冤,今天看到他的一封"外泄"的内部邮件有感,想说两句。
众所周知阿里巴巴的股票本身是在香港上市,后来,从香港退市私有化。
有一些旧资料俺想引用一下: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一港币13.5元在香港挂牌,曾经由最高点的每股41.8港元(2007年11月)。
2008年10月跌至3.46港币,最低点时股价不足最高点41.8时的9%。
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阿里巴巴集团将全资子公司支付宝的所有权转让给马云控制的公司。
2011年5月26日,支付宝于获得央行发放的首批27家《支付业务许可证》,能将电子商务与电子金融结合在一起。此牌照将使支付宝获得数十亿元人民币的估值溢价。很快,支付宝推进与银行在信用卡、电子支付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2012年2月21日,宣布每股13.5元私有化,并于2012年6月21日,从香港交易所退市。
2012年5月和9月,阿里巴巴向雅虎回购了股份,其资金来源除了自有外,还包括向以下机构出售股份:中国的主权基金,以及博裕资本、中信资本、国家开发银行的投资机构国开金融。
2013年2月20日,阿里巴巴、中国平安保险、腾讯共同携手设立了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将成为中国首家通过互联网销售所有产品并处理理赔的财产保险公司。
2013年10月9日,阿里巴巴出资11.8亿人民币认购余额宝的合作伙伴天弘基金股本51%,截至2014年6月30日,余额宝规模达5741.6亿元。
2013年12月26日,阿里巴巴全资子公司中国万网获工信部颁发首批虚拟运营商牌照,以便开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相关服务性的产品开发和运营。
2014年5月6日,阿里巴巴向美国证监会递交IPO申请,计划赴美上市。
看完这些事件列表,有何感想?
俺想到当年香港长和系旗下成立只短短四个月的Tom.com,其轰轰烈烈在香港及纳斯达上市,并在经济低潮时私有化退市的闹剧。
当年Tom.com从纳斯达克退市的时候,可恶的美国股评就曾经这样说:要警惕亚洲企业利用经济高潮时上市获取资金,却利用经济低潮时私有化退市的惯用伎俩,他们不愿意和股民分享成功的果实......。
为啥要揭伤疤呢?
俺是这样认为的:能为深受中国老百姓爱戴的李嘉诚伯伯的金字招牌上抹点黑,是俺义不容辞的乐趣。
至于阿里巴巴的“冤屈”,你懂的。
延伸阅读:
《1亿变200亿:李嘉诚再造神话》http://www.southcn.com/news/hktwma/gangao/gatt/200207301732.htm
《马云式骑墙》http://www.nfpeople.com/story_view.php?id=1216
我是你网站的忠实粉丝,一直关注该网站。可是,最近发现股市的数据,我没有看到更新,还停留在5月30日。请问,能解决数据更新问题吗?